眾所周知,華人擁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,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,各種節日的由來習俗更是多得數不勝數。因此,春節作為華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,其受重視程度不言而喻。
而正月作為農曆新年裡的第一個月,每一天都有著屬於自己專屬的年俗習慣,那麼正月初三的這些習俗禁忌,你都知道嗎?
赤狗日
正月初三,在古代被稱作“豬日”,這個日子的說法與六畜有關。傳說女媧在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,是先創造了牲畜,之後再創造的人,因此才有了六畜之日,正月初一為雞日,初二為狗日,初三就正好為豬日。
年初三又是赤狗日,“赤狗”是熛怒之神,遇到就會有不吉利的事發生。所以一些老一輩的村民,在這天會足不出戶,安安分分待在家裡祭祀神明,避免有災禍纏身。
由於這一天是赤口日,極易發生口角之爭,所以在中國南方一些地區,年初三要貼赤口,不拜年。
所謂的“赤口”,一般為長八寸、寬一寸的紅紙條,上面寫上一些代表著出入平安吉利的話語,將它貼在門上即可。並且,由於初一初二不興打掃房間和倒垃圾,所以初三就要注意把家中垃圾及時處理,以免家中財運的流失。
總而言之,貼赤口的習俗,是人們為了求得一個心安,希望一年到頭都能出入平安,不與人發生口角,也不招惹災難,並且表達了家中多多招財進寶,萬事如意的美好心願。
燒門神紙
正月初三這一天,舊時的人們還會把年節時的松柏枝以及所貼的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,從而表示著年已過完,開始新的生活,因此便有了俗語“燒了門神紙,個人尋生理”的說法。
早睡遲起
根據古代的傳說,大年初三是“老鼠娶親”的日子,所以在入夜後,人們最好早早熄燈就寢,以免騷擾了鼠輩,還要在家中各處撒上鹽米,意味著與老鼠們“分錢”。
但現如今,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,也就再也不怕“鼠輩”的各種騷擾了,但早睡遲起的習慣依舊保留。因為從年前到初二,家家戶戶也都為春節忙碌了一陣子,此時的勞累正好需要在初三得以緩解。
所以,到了這天,人們便可安睡遲起,好好調理身體,養足精神,以備在新春接下來的日子裡幹勁十足,精神抖擻。
穀子生日
中國民間把正月初三定為穀子的生日,因此,這一天不僅要祝祭祈年,還得忌食米飯,否則,就會導致新年穀物減產。
此外,大年初三也叫做“小年朝”,即“天慶節”。相傳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,傳有天書下降人間,所以真宗下了詔書,命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,官員可休假五日,後來又叫做小年朝,這一天不掃地、不乞火、不汲水,與歲朝相同。
文章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