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久以前,江南有個小鎮叫鹿橋,鎮上有個繡娘名叫沈蓮。
沈蓮的針線功夫出神入化,她繡的牡丹能讓人看見花香,繡的白鶴能讓人聽見振翅。可不管手藝多好,她的生活卻一直困在四方院子裡。
三十年來,她幾乎不曾出門,日子是院牆高高圍住的井水——清澈,卻沒有流向任何地方的力氣。
沈蓮一直覺得自己命薄,生在窮家,又無兄弟姐妹,父母早逝。她唯一的信念就是“好好活著”,而活著,在她心裡就是謹慎,不亂走、不惹事、不出門。
她告訴自己,世道險惡,門外的世界會吃人。於是,她把最好的年華繡在一方又一方的絹布上,卻從不想這些繡品會流向哪裡。
直到有一年臘月,她夢見一個戴斗笠的陌生人站在門口,對她說:“你這輩子走不出去,命就不會動。”
陌生人的聲音像山谷裡的風,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。夢醒時,外面正下著鵝毛大雪,院門外的世界被雪遮得潔白無瑕,她忽然生出一種壓抑了幾十年的衝動——她想出去看看。
第一次出門,她只是去鎮口送繡品。那天在河邊,她看見一個小孩掉進冰水中,情急之下跳下去救人。
上岸後才知道,那孩子的父親是外鄉來的大商賈。商賈感激之餘,看到她背簍裡的繡品,驚訝於花紋的精妙,當即訂下大批貨物,替她帶到外地販賣。沈蓮從未想過,她的針線會第一次離開鹿橋鎮。
第二次出門,是春天,她去給商賈送貨。
途中在驛站歇腳時,遇到一位途經的畫師。畫師被她衣袖上的蘭花紋樣驚豔,邀請她為一幅山水畫繡邊。那絹邊繡成後隨畫進了京城,沒多久便驚動了一位宮中採辦的太監。
第三次出門,是盛夏,她隨畫師進京交畫,在一處茶樓歇腳時,遇到當朝宰相夫人。夫人看見她身上那件親手繡的荷花羅裙,當場買下,還親自引薦她入宮做活。
沈蓮第一次站在金碧輝煌的大殿中,心裡忽然想起那個夢——原來夢中的“命會動”,是這樣的感覺。
三次出門,三次機緣,沈蓮的命像被推了一把,從一潭死水變成了奔流的河。
那些年她拒絕走出去,是怕風浪會奪走她僅有的安穩;可她沒想到,正是出門,讓她遇到了自己命裡的河流。
後來,她的繡品傳遍大江南北,甚至有人遠渡重洋來求一方繡帕。鎮上的人都說她命改了,成了貴人中的貴人。
可沈蓮自己心裡清楚——命改,不是因為運氣突然砸下來,而是因為她終於,走出那扇門。
她常對徒弟說:“天上的雲,若不被風推一推,就永遠只是一片雲。人也是這樣,不出門,命就不會動;一旦動了,哪怕只是一小步,都會連著改變後面的路。”
她這一生遇到的貴人、機緣、轉折,全都藏在院門外。
那扇門,她曾以為是為了擋風擋雨,如今才知道,它也擋住了她的命。
一定要出門,頻繁地出門。
因為機緣不會走進你家門,它只會在路上等你。